教师在课堂讲授之前,由教学组集体研究、讨论教师讲课内容,帮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,进而提高教师授课质量。通过集体备课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,弥补主讲教师的不足,提高教师教学水平。
一、主要内容
构建讲授章节内容框架、陈述基本观点、基本概念、应突出的重点及解决的难点,进行学情分析;教学的针对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情况;教学方法、授课艺术;专业教学与育人的结合。
三、参加人员
教研室主任、课程负责人、主讲教师、课程相关教师、相关专家、教授和领导。
四、工作程序
课程负责人按照课程教学计划,确定集体备课内容;由主讲教师提前准备集体备课的相关教材内容,结合教学学时规定,设计并完成多媒体课件和教案。集体备课会议由教研室主任组织,备课会首先由主讲教师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思、理论框架、重点和难点等,或者按照2学时授课时间进行讲课,然后由参加备课会的成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,提出改进意见;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根据备课会议的意见,结合自身教学特色,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、格式认真修改好教学教案和课件。
五、工作要求
教研室每个学期每门主干课程至少组织二次或以上集体备课,由各教研室主任组织,并组织人员作好记录,集体备课完成后,会议相关原始记录由教研室存档,期末时上交院部存档备查。